经常有宝妈问:为什么孩子这么粘着妈妈呀?我一步也不能离开那个配资更安全,上个厕所都要在门口大哭?
孩子为什么这么粘妈妈?
1. 婴儿有与生俱来与他人联系的愿望
这就要从人类与生俱来的“关系性”说起。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相比其他生物的幼崽,人类幼崽刚出生的生存能力基本是没有的。
刚出生的婴儿无法觅食,无法自己调节生物的状态和节律,不能自由活动,也无法规避周围环境中的危险。
因此,越是能够吸引强壮的成年人更好更迅速地回应的婴儿,生存下来的几率就更大。“进化”的选择,让婴儿以关系为导向,为关系而生。
婴儿从出生几周开始,就能相当准确地辨别和记录母亲的样貌、气味和声音。他们更容易对这些刺激产生偏好,并努力接近他们的照顾者,当这种接近被打破时,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应(哭泣,试图与照顾者有身体接触、抓住照顾者),以求重新接近照顾者。
2. 婴儿具有确保联系被建立并维持的技能
婴儿除了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与他联系的愿望,同时也被赋予了一些确保联系能被建立并得到维持的技能。
当照顾者离开时,他们的眼神就会一直跟着照顾者,当他具有一定活动能力时,这种眼神上的跟随就会变成行动上的跟随(他会跟在父母身后爬或者跑,以确保父母在自己身边)。
还有诸如模仿、社交性微笑、哭泣等,与成年人进行简单对话的能力,都让孩子在获得呵护这件事情上成为了真正的专家。
可以说,孩子从出生开始,他的内部设定就是要“粘着妈妈”,建立关系。
当孩子哭闹着“粘着”妈妈的时候,其实就是他在发挥着建立关系的能力,同时也希望妈妈对他的情感需求做出回应。
这些回应影响着孩子对自我的信心(我有建立关系,保持关系的能力吗?),也影响着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支配感(如果我有需要,有人可以回应我,帮助我吗?)。同时妈妈的回应影响着他们的情绪,情感,决定这生命早期的情感关系模型,也决定了他们成年之后的亲密关系的质量。
已经有研究发现,生命早期的逆境经历,甚至可以改变孩子大脑神经的回路,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好消息是这种改变也是可逆的,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依旧能得以建立安全的依恋模型的话。
如果妈妈可以敏感地感知到孩子的情感,做出回应,这些回应可以是通过语言,比如说:哦,你不希望妈妈离开你,你有点难过,或者是通过表情,表达关心,怜爱等情感,或者一些动作,比如摸摸孩子,抱抱孩子,帮助孩子理解他自己的心理,建立信心。
同时,因为有这样的回应,调节了孩子的情绪,通过妈妈对孩子的情感上的支持,在孩子要求被照顾的时候做出保护,安慰,照顾他们的行为,构建了安全的情感体验。
这样类似的互动,围绕着孩子生命早期每天的活动而时刻发生着。父母关心他们的孩子,对孩子的不安情绪进行回应,照顾,协调的时候,孩子的安全感得以建立,孩子的内部关系模型得以建立。
孩子会不会一直这么粘着?
当妈妈从一个提供安慰和帮助的外部源头,变成孩子内在的的安全动力时,孩子就能够允许妈妈从自己身边离开,并不觉得焦虑或者愤怒,因为母亲对他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内心非常确定的存在,其外部形式上的去留对孩子来说也是可以预测的。
这可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达成的第一个社会成就。但这样的一个成就的达成,实际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孩子和妈妈双方的角度来看,就有各自不同的因素在影响着。
从妈妈的角度来说,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妈妈自身的依恋关系模型。如果妈妈本身的依恋关系模型是不安全型的,就无法从外部给孩子提供稳定一致的安慰和支持,孩子自然也就无法内化成稳定的安全动力。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10月中旬与10月上旬相比,13种产品价格上涨,35种下降,2种持平。
成本100元左右的鞋子,在直播间以600多元到1000多元不等的价格售出,到案发时这些直播间总的销售量达到2500多双。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自身的气质维度类型或者发育情况,也可能会对孩子在适应妈妈的调节过程中产生影响, 比如情绪反应比较剧烈的孩子,或者适应性比较差的孩子,那么他内化出稳定的安全动力自然也就慢一点了。
又比如某些发育障碍的孩子,因为认知或者社交困难,很难建立安全依恋,因此对妈妈或者亲密照顾者有超于寻常的依恋,也就会显得格外的“粘着妈妈了。
那我们可以怎么办?
1. 从妈妈自身的角度
需要妈妈去识别自己对孩子的依恋需求很难做出回应的内在担心是什么?
比如有些妈妈可能会觉得,孩子这么依赖大人,显得很没出息,这种担心损害了她应对正常孩子依恋需求的能力。
而有些妈妈也会不恰当地将孩子的依赖视为对自己生活空间的入侵,因此也很难回应孩子。
备注:以上这些类型不仅限于妈妈,照顾孩子的成人都有可能存在这些内在的担心,也都可能影响着孩子的依恋关系。
依据成人依恋访谈量表的分类,存在着恐惧型/未解决的依恋类型的成人,也很难和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
但并不是每一个经历依恋创伤的父母都无法和孩子发展出安全依恋关系,父母如何看待自身的经历,比起他们自身到底经历了什么,更能影响和孩子的关系。
他们或许需要调整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比如,孩子的反应让我感受到了一些威胁和担心,不过这些威胁和担心不是孩子带给我的,而是我经历的一些事情给了我这些感受,但它们是不一样的。
而且,这些父母经常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对自己的经历有新的体验,从而带来对亲子关系的改变。
2. 从孩子的角度来
要考虑的两种情况:
孩子本身有正常的建立关系的能力
孩子本身有正常的建立关系的能力,只是气质类型上属于敏感高需求的孩子或者孩子刚好处在一个分离焦虑的正常年龄。
以下这些方法可能对孩子会有帮助,比如:
花更长时间的陪伴,陪伴的过程中更注重对孩子情绪和情感的回应,而不是以认知游戏为主。
需要离开时提前说,如果孩子哭闹,也比较有时间去安慰孩子,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当然,也有家长是要宝宝同意自己离开才离开的。但更合适的是,简单的告别和安慰后,妈妈就可以离开,不需要一定要宝宝同意,因为这不是宝宝应该决定的事情。并且“恰到好处的挫折”是有利于孩子适应自己的想法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调整自己。
每天安排的流程比较固定,如果有变化,提前一天和孩子做好思想工作。
经常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特别是妈妈离开孩子的场景。
特别要避免的是,不打招呼偷偷溜走,反而让孩子觉得妈妈的消失和存在都是不可控的,这会加重孩子的焦虑。
孩子缺乏建立正常关系的能力
这种情况,就是要关注孩子的发育行为是否存在异常,比如一些孤独症谱系的孩子,反而是表现得更异乎寻常的粘着大人,这些情况如果伴随着孩子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落后的现象,就需要及时就诊。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如何解决“粘着”妈妈的问题,而是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帮助孩子落后的能力得以提升。
孩子爱粘妈妈,肯定有人问,怎么不粘爸爸?
因为大部分孩子一出生都是妈妈照顾,孩子和妈妈有天然的联系。但也有的是保姆照顾得多,或者家里老人照顾多的,那么孩子粘的对象也会有变化。如果爸爸照顾得多,陪伴得多,也可以是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对象。
另一种现象就是,有些妈妈发现自己其实不怎么带孩子,大部分都是家里老人带的,可是孩子还是粘着自己,这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那个更懂得她的内心状态的,更懂得如何照顾支持她的情感和情绪的,才是真正值得依恋的对象。
最后那个配资更安全,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过: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儿(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baby)。意思是,当你看到婴儿的时候,一定同时看到照顾他的母亲。而小时候“粘着”妈妈的孩子,其实是为了长大后更好地“离开”妈妈呢!